
《我們的藍調時光》和《我的出走日記》同天開播,兩部都以主角們日常的生活為主軸,卻走出了不同的味道,很少戲劇會用獨幕劇+連續劇的模式串起故事,每段故事各有各的味道,一開始用了三集講了恩喜和漢修屬於初戀的故事,最後三集則以玉冬和東昔說了拾回疏離的親情故事,故事各自精彩,其中也少不了感動的眼淚,戲要的要說愛情、友情還是親情?看到最後才發現,最主要想說的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幸福。
最後他們的故事:玉冬和東昔

因為宣亞開導的話,開啟東昔和媽媽玉冬的木浦之旅,不理解的啟程,經過一個又一個的小事件堆疊,玉冬渡過了人生中和兒子最美好的日子。
雖然心不甘情不願,東昔還是來到了木浦,一路上耍著脾氣的和媽媽吃了飯又來到了異父異母的哥哥宗雨家,祭祀是此行最大的目的,但是即使多年沒見,那些恩怨還是一觸及發,媽媽反擊著宗雨說著爸爸是因為東昔偷竊才憂鬱致死,那是東昔第一次聽到從媽媽口中說出自己多年來的委屈。

「你這輩子什麼時候最快樂」
「現在….」
玉冬並沒有如猜測的,有著多大的不得已,不是所有的媽媽生來就會當媽媽,改嫁或不顧故意傷自己的東昔,玉冬只稱自己是個瘋女人,沒有因此對東昔說出任何抱歉或虧欠的自責,都是為了自己而活,只是為求溫飽而已,但是年輕時丈夫離開,女兒去逝的背後,會不會也是害怕東昔跟著她會有不好的命運呢?那些對東昔不聞不問的過去,其中也一定藏有屬於媽媽的真心。

東昔再怎麼不情願,一路上卻一直答應著玉冬的要求,開始短暫的尋根之旅,彷彿只是日常的小彆扭,記憶裡棄他不顧的媽媽根本不存在。
玉冬與父母親記憶中現在已變成水庫的馬堂里,和丈夫的舊史邑,在回濟州島的船上要求東昔寫著一句又一句的名字和有關濟州島句子,東昔這才驚覺一生都活在濟州島的媽媽連漢拏山都沒去過,「下雪的漢拏山超美,尤其是走到白鹿潭的望著濟州」看著東昔的形容,玉冬忍不住的興奮,可體力已經無法成行。

「下次…..下次…….不要選下雪的時候,等春暖花開再來,就媽和我兩人一起」
哽咽說出的是東昔想著為什麼沒趁早說出的話,也是東昔知道可能無法成行還是想說出的話,親口對著媽媽他說不出口,所以透過了影片讓媽媽知道,即使這個願望可能實現不了,他也要讓媽媽知道。
看著東昔為她上山拍下的影片,玉冬露出了從沒有過的笑容,一遍又一遍的播放。

「明天早上幫我煮大醬湯,我會過來吃」
玉冬吃驚看著東昔,竟然叫她煮大醬湯,其實一路上說著已經不愛大醬湯的東昔,不是真的不愛,而是他愛的大醬湯一直是媽媽煮的味道,他喜歡的是有包含著媽媽對他的愛的大醬湯,那是外面店家的不會有的。

「沒有一句愛我,也沒有一句道歉….那一刻我才明白,我這輩子其實從來都不怨恨她,而是希望能這樣抱著她,與她和解,我一直都希望像現在這樣,久久地抱著她,盡情放聲大哭。」
玉冬在煮完大醬湯就靜靜的離開了,一趟的木浦之旅,到兒子吃了她親手煮的大醬湯結束,沒有任何的抱歉,也沒有任何言語上真正的和解,有的只有透過行動表示了釋懷,再怎麼互相埋怨,親情也不會因為時間而淡忘消失,一碗大醬湯算是給玉冬不帶遺憾的離開,最後的大海像是玉冬的遺願,不辦任何喪禮,回歸大海。
曾經的美好,不完美的過程,經過碰撞直到和解

恩喜再見初戀漢修的心動,得知漢修為了借錢接近而心痛,了解漢修背後所藏的真心甘願的付出,漢修透過事件不再堅持將自己的夢想加註在女兒身上,所有的事回歸原位是他們的幸福。
同樣是初戀,全校優等生的英珠和阿顯美好的未來是他們原有的樣子,期望以外的成了小爸爸小媽媽是他們的痛,雖然不是值得鼓勵的事件,但這個故事要的不是爭誰是正確的一方,而是透過他們知道,每一種的決定背後都可能有另一種的幸福結果。
在黑道裡混的印權和戒不了賭的浩息,相挺的兄弟之情是過去的美好,以自己為出發點說出認為是「為你好」的話而刺傷對方,就此交惡是他們的痛,最後因為兒女有了真實的對話的機會,終成親家是兄弟之情的和解。
身長在不建全家庭的東昔和宣亞相似的經歷是他們相愛的原因,走不出憂鬱症而離婚還無法擁有兒子的監護權是宣亞的痛,陪伴宣亞走出傷痛,幫助宣亞再拾兒子的信任,是不修邊幅的東昔也擁有的暖。

大刺刺的美蘭和大而化之的恩喜之間,義氣是他們堅定的友情,把義氣無限量的套用在每件事成了她們的傷,追著講出不曾說出的真心是她們友情的持續。
英玉和定俊互相吸引是他們的美好,因為不健全的家庭和特殊兒的姊姊是英玉過不去的關,定俊的無條件包容是英玉最終遇到的幸福。
順道一提,每個父母當然希望孩子的另一半很好,但是並不是知道另一半的家庭存在問題就一定是反對的,很開心這次英玉又輸了:)

少相處又不了解彼此的祖孫春禧和恩奇,透過春禧一直失去家人的悲苦突顯了認命,讓天真恩奇帶來的希望,100個月亮是大人的認命和孩子的相信成了對比。
改嫁的玉冬與因此得不到母愛的東昔,埋下的是互相不理解的心,長久未相處之下展開的木浦之旅雖然沒有真正的和解,親情的和解有時不一定要說出口的抱歉,可以是一個擁抱或是一句再平常不過的話。
這些故事裡藏著相同的是真心,他們都在遇到難題時,先從「我」出發,開始猜想對方的心,卻不曾傾聽了解對方的聲音,因而越積越深,在情緒爆發的那一刻,才知道你我的想法裡都不是真正的樣子,這些人物的心都藏著良善,沒有人不想擁有幸福,只是忘了自己追求幸福之時也要讓對方知道。
充滿小人物故事的《我們的藍調時光》

結尾除了離開的玉冬,所有人再度因為運動會而相聚,人生就像一場比賽,可能輸也可能贏,要運用技巧,也需要同心協力,即使跌倒也沒有關係,終有機會第一個衝破終點,走向歡樂的結尾。
看著他們的故事,過程中好幾次起了我不喜歡某個故事的念頭,但是到了故事的結尾又愛上了那些角色那些故事,我的不喜歡是因為害怕看到傷心的結果,到後來才明白編劇並不是想帶來悲傷,而是想告訴我們,人生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他們和我們都一樣擁有相同的人性面,都有討人喜歡和討人厭的時刻,每個傷心和不討喜的故事背後存在的是希望與幸福。

戲的最後不只是回顧了所有主演們拍攝的瞬間,還把所有參與過的配角,即使只是一個小角色,通通都如相簿的快速播放,代表著每個人都是主角,也同時是配角,人生只需要在每個時間扮演好應有的角色。
很多人稱這部為療癒,對我來說不一樣,我沒有從中得到療癒,但是我獲得了釋懷和理解,對人事物的情感或是對自己的生活,他讓我想起了人生路上一路走來經歷的事,雖然和劇中相似的情節並沒有太多,但是那些曾經的不理解,曾經的怨天尤人,其實在最後都會隨著時間或是心靜的轉變,往自己認為越來越好的方向走,只要信念和希望一直存在,幸福就會到來。
우리가 잊지 말아야 할 분명한 사명 하나.
우리는 이 땅에 괴롭기 위해 불행하기 위해 태어난 것이 아니라.
오직 행복하기 위해 태어났다는 것.모두 행복하세요!
這是個我們不該遺忘的使命,
我們生於這片土地,並非為了承受困難和不幸,
而是只為了幸福而生,祝大家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