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全來自奇摩電影及總舖師官方FB
話說最近的國片很可口,不是做麵包,就是辦桌,好不熱鬧啊!(常常覺得"好不熱鬧"這四個字怎麼會跟好熱鬧劃上等號?不過老師就是這麼教的,就這麼用了……離題…跳過)
今年我也跟上流行,追了好幾部國片,這次就來說說最近的賣座國片-總舖師。
所有的戲,不管好不好,會不會賣座,始終認為跟宣傳有很大的關係,而宣傳不見得是把大大的”扛捧”放到人多的鬧區之類的傳統廣告方式,而是如何去塑造包裝出戲的吸引人之處,讓觀眾願意買票進電影院看,這才是最主要的,我認為,總舖師在這一點,它成功了。
一開始對這部戲印象就不差,在拍攝時也隱約看到新聞報導有關拍攝的訊息,電影推出時第一間還沒預計進電影院看,然後,開始看到官方FB的強力放送,對於戲,對於導演,對於主角、配角或客串的藝人,不斷的以故事性或趣味性的方式來強調這部戲,票房往上攀升時,更是強力放送籍由觀眾的推薦,新聞報導票房熱賣,來激起還沒看過觀眾買票進戲院去看,所以在短短二週破了一億,也讓陳玉勳導演終於揚眉吐氣。
以下可能有雷,還沒看過的朋友請三思!!!!
過年時我也進戲院看了大尾鱸嫚,看完只能說,好笑….沒了,對,就這樣而已,所以沒寫下任何的記錄,但是總舖師除了歡樂之外,還帶有趣味及感動,相不相信,有幾幕,我真的看到流淚了,而且那些片段到現在我還記得。
對於這部戲,第一成功的就是,選角選對人了!而且相對於主角,更讓人驚豔的是在配角,可說非常的出色,但又不至於搶了主角的光芒,尤其是水腳AB二人及召喚獸三人印象深刻,水腳AB第一次出現的生日快樂歌就讓我很想學起來(學起來幹嘛?當然是抓弄朋友用啊)
祝妳蛋糕發霉
祝妳洗澡沒水
祝妳出門見鬼
祝妳考試沒過
是不是!是不是!超歡樂的啊,壽星聽到一定開心的起笑了嘛!
然後還有水腳A第一次那個甩肉的"哇每厭做啦"都很有趣味性。
也很喜歡召喚獸的隊呼,很可愛,很符合三位宅男學生的角色, 劇中把他們塑造對女主角使命必達的網路達人,更增加了這三個人的重要性,而不是只有出來搞搞笑而已。
再來說說主角,我很少看楊祐寧的戲,總覺得演技還不夠好,但這部戲有看到他下的功力,為角色所設計出的口音會很另人留下印象,像:歡茄炒蕩(蕃茄炒蛋)。蕩蕩的幸糊(蛋蛋的幸福)。老綁涼(老板娘)ㄉㄊㄢㄣ不分的口音,看似搞笑又很正經,這樣表現方式才肛肛好啊!
林美秀就更不用講了,一直認為看她演出的戲會很歡樂,在於他的自然,明明是演戲但表現出來的動作說的話都像平常的動作表情,不是在演戲而是真的融入角色,才會讓看的人能也很自然的跟著他笑,這就像在歌仔戲裡的說的演活戲,(所謂的活戲,就沒有任何固定的台詞,只有故事,所有的台詞均有演員靠自己的臨場功力來對戲)能演活戲很不簡單,這也是趣味性所在,我很喜歡戲裡他問詹小婉是不是去演A片那段,有母親的關心,但用的是很輕鬆的表現方式,看到那幕也會不自覺的感動。
也是第一次看夏雨喬的戲,這角色也跟他很符合,需要帶點可愛,但又不能太可愛,他的部戲最讓我感動的,是後面他坐在國父紀念館戴上紙箱,彷彿看到父親像小時候一樣抱起睡著的她,這幕,也或許是想起我的父親,所以特別有感覺吧!不過,她吃到憨人師煮的菜尾那場哭戲,我就覺得有點假,應該說整個那一幕的人表現方式不是那麼自然。
昨天好巧不巧,看到了小燕之夜訪問劇中演員,才知道劇中有些表現方式,也是導演想出來的,可見導演的功力深厚,而且我相信每個酷酷的人,其實內心都藏著一位豆豆先生的,當然戲的推出,也會有很多人覺得不夠國際,但我始終認為,每個地方有屬於它特色的地方,我們不用急著去拍像西方的東西,能發揮出自己的特色才是真的,不然你去看看香港電影,不也一看就知道是香港出品的嗎?但有因為這樣不好看嗎?我也愛看新加坡的電影,國台英夾雜的口音,看了也很開心,那也是特色啊,所以別老是看到什麼就批評什麼,要看的是人家用心的那一面,看到的別人的用心,別人也才看的到你的用心啊!(疑?好像又離題了><)
當然啦,戲中還有幾幕覺得不是很合理或可能可以更好的地方,比如前面提到憨人師的菜尾一幕,還有後面每個評審吃到東西口感的表現方式被說有像食神一劇,但是不是有更好的表現方式也不一定,會這麼呈現出來,就是導演想要的方式,基本上也沒有應該怎麼拍才叫對,以是不是模仿的定義實在很難去說是不是"學",硬要說也可以說食神是學很多日本的美食卡通的劇情,因為都大概是這樣的方式不是嗎?但重點在於有沒有因為這樣的拍攝方式達到導演。演員想表達的感覺,那就夠了。
好啦,好戲還是要推薦給大家的,快去看吧!
然後最後最後很大的感想是……以後要吃的到古早味,我們都得靠外傭了……嗚……